艾克拜尔·米吉提 郭红松绘
阿斯塔纳风光 来自网络
阿斯塔纳的建筑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供图
飞机在白云之上拉平以后,开始进入平稳的飞行期。
邂逅福建年轻人
和我同座的那位年轻人,刚刚收好两部手机,充满热情地和我攀谈起来。他是福建人(带着浓厚的闽南口音),来阿斯塔纳已有三年多时光了,是被家里的叔辈亲戚带到这里来的。
我问他在阿斯塔纳做什么生意。
他说,不做生意,只是给各个工地提供细铁丝。
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有专做细铁丝供应的人。
他说,其实就是专门用来固定待浇注的建筑物钢筋、盘条的细铁丝。
我说,那你的细铁丝怎么进货、出货。
他说,都是从福建家乡用专列拉过来的,一次就拉过十四车皮,去年一年,他一家就销售了3600吨细铁丝。
我看着这位二十七八岁模样的年轻人,心里肃然起敬。有心人就是这样从细微处着眼,把生意做活,把事业做大。福建人的心智果然不凡。
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是座年轻的都市,奇迹MU页游SF,今年6月才满20年建都史。伊希姆河蜿蜒穿城而过,河两岸皆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,令人目不暇接。那天,我坐在北京大厦顶层旋转餐厅,环视着阿斯塔纳城,一座座风格迥异、色彩斑斓的楼群尽收眼底。这时,我就不由得想起了那位曾经邻座同行的福建小伙子,那一座座楼群的钢筋骨架,就是被他们运来的一吨吨细铁丝交织缠绕构筑起来,已然成为这片水泥森林体内的毛细血管,恒定在那里,多么的丝丝相扣,细致入微。
莽原上诞生的繁华城市
当初,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毅然决然做出迁都决定时,应当说这是一个富有远见的创举。而今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拔地而起,在短短的20年内已经屹立在北方昔日的莽原,不能不说令人叹为观止。
其实,在阿斯塔纳的周边,是一望无际的草原,在上世纪50年代,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。毫不夸张地说,拖拉机从田地这一头开到那一头,恐怕就要半天时间。再往北走一点,松树林就在平原上不可思议地展现。
而在阿斯塔纳以西不远处,就是那座古拉格群岛集中营之一,这里是当年专门关押女性家属之地,现在以一种沉默的方式记述那一段挥之不去的历史。
在阿斯塔纳正南1300余公里处,是哈萨克斯坦旧都阿拉木图所在地。阿拉套山巍峨的雪峰犹如城市的顶冠立在眼前。有一年4月初,我从冰天雪地的阿斯塔纳飞抵阿拉木图时,那里繁花似锦,一片春意盎然。
有趣的是,中国听众耳熟能详的歌曲《都达尔和玛丽亚》(又名《可爱的一朵玫瑰花》,哈萨克斯坦称作《都达尔》),其创作者玛利亚·贾格尔正是阿斯塔纳的前身阿克莫拉市人。她1887年出生在这里,在十六七岁那一年,遇上了哈萨克小伙子都达尔(本名都森),这位俄罗斯族姑娘便一见钟情,唱出了那首闻名遐迩的著名歌曲《都达尔》。
丝绸之路走出文化交融
《都达尔》不胫而走,1939年被那些东迁甘肃青海,前来西宁与马步芳谈判的哈萨克首领带到湟水河畔时,恰遇王洛宾在马步芳麾下做礼宾官,首领与马步芳的谈判通常都在上午进行,每到中午,首领就会回到湟水河边的树林里(也就是现在的西宁西公园),边饮马奶边进午餐,他带来的琴手便会弹起冬不拉唱响歌儿。王洛宾每天都会随着首领来听歌,喝了马奶以后,首领和冬不拉琴手都会兴奋起来,于是,琴声和歌声会延续到下午。而王洛宾也会将这些哈萨克歌曲记谱下来,然后从街头找来略通汉语的维吾尔族生意人,让他翻译歌词。可想而知歌词翻译的水准,于是,王洛宾再加以想象和改动,歌词就成了现在传唱的那样。
美文和诗不可译,但是同一首歌却翻译传唱的全然不同,也是翻译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。不过,旋律没有丝毫改变,这婉转曼妙的旋律正是与这座年轻的首都历史关联。这首歌于上世纪30年代初传入我国新疆的哈萨克族地区,由此传遍华人所在的地方。显然,古老的丝绸之路,其实也是一条传播文化和艺术之路。
2017年6月7日,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与中国电影集团、英雄儿女品牌联盟携手,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和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前夕,将《伊犁河》等6部中国电影译制成哈萨克语,在阿斯塔纳举办中国电影周,既为峰会和世博会开幕增添了喜庆气氛,又受到阿斯塔纳市民的热情欢迎。两国元首发表联合声明时明确指出:“中哈两国要进一步加强人文文化交流,要互译中哈文学和电影作品,共同拍摄电影……”这无疑使这座年轻的都市人文品格进一步提升,中哈互译文学作品、共同拍摄电影的帷幕已经徐徐拉开。“一带一路”五通的关键是民心相通,只有民心相通了,其他的一切都会自然相通。民心相通的关键是文化相通,文化的核心便是鲜活的文学艺术、电影、电视剧、音乐、绘画、体育、教育等等。阿斯塔纳这座年轻的都市无疑在向世界敞开文化相通之门,热情地拥抱世界。
阿斯塔纳世博会期间,我还担任中国美食文化馆名誉馆长。庆丰包子铺等一系列中国名店在这里开设专店,将中国风味美食带到了年轻的都市。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的确,阿斯塔纳这座年轻的都市,见证着新时代人类历史发展的步伐。
(艾克拜尔·米吉提,哈萨克族作家,著有《哦,十五岁的哈丽黛哟……》《瘸腿野马》等作品,并被译为多种外文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字;荣获哈萨克斯坦国际金质奖章、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奖项。)
(责编:温庆(实习生)、樊海旭)